内容页搜索

震泽原产苏经,“以二丝纺为一”,即将两根桑蚕丝合而为一,摇成小条,再以若干条为一经,名之为“苏经”,专销于盛泽、苏州等地用以织缎。

相传,清同治三年(1864),浙江南浔之周姓丝商在乌镇购桑蚕丝10余件,因覆舟丝遭水损,航船主无力赔偿,该商为挽回损失,取日本丝条为样,请震泽双杨之做苏经者仿摇成东洋经,销与外商,翌年信息反馈,丝经大受外商欢迎。于是震泽一带丝业人在辑里丝出口衰退的情况下,竞相经营辑里丝经出口业务,丝经业异军突起。

辑里丝经系将辑里丝分档整理,重摇而成,又称再缫丝或复摇丝。县内专供出口的丝经,称“辑里干经”,俗名洋经。即将单根土丝经过复摇成经。由丝成经,称为摇丝,俗称做经。土丝复摇成丝经能改善丝的品质,使之接近厂丝标准,日本人曾取样检验并与沪产厂丝作对比,结果为辑里干经因用鲜茧制成,在强力及拉伸方面优于厂丝,其他各项指标则逊于厂丝,尤以纤度偏差为甚。辑里丝经出口,使国外厂商减少一道络丝工序,大受洋商称许。《商情报告》载:“生丝到达美国和法国后,在织成丝织品之前还要复摇一次,并分成小束。但在美国劳动力昂贵,对输入商来说,就地再缫一次更为合适,这种丝就叫做复摇丝。”后来,辑里干经按照使用国的习惯,又分成辑里大经(Tsatlee  Rereel ordinary)和辑里花经(Tsatlee Rereel new style)两类。辑里大经是将丝络成斜纹形,日本人称之为姬绫,多系震泽丝业经营,以欧洲各国为主要销售对象;辑里花经是将丝络成菱形,又称花车经或口经,日本人称之为鬼绫,多系南浔丝业经营,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对象。吴江境内出口辑里干经商标有金双心、金凤车、紫罗兰、梅牌、麒麟、团龙、纺织娘、大力神等不下数十种,其中高级丝经使用麟马系列牌号,如兰麟、兰马、公马等。丝经业是丝经商人资本控制的分散式农户手工业。县内丝经业的分布范围较蚕桑分布范围为小,集中在以震泽为中心的周围地区,以长漾及北麻漾周围最为密集,其中震泽之双阳,横扇之韩家湾,梅堰之庙头、秋泽,坛丘之南塘等地均为摇经中心。震泽丝经以白丝经居多,黄丝经次之,黄土丝原料来于皖、豫、鲁等省。

民国元年(1912),震泽一带丝经年产量为辑里干经500010000担,苏经8001000担,广经200600担。民国9315日《农商工报》载:“民国初年,境内摇户约一万数千户,男女人工十万左右。”民国10年,震泽隆昌震丝经行新创金字塔牌特级辑里干经,送展美国纽约第一次万国丝绸博览会,受到好评。民国12年,美国丝业观光团一行8人,参观震泽经行和农村摇经户,对摇经技术和经丝质量深为叹服。

吴江县摇经加工为农村家庭手工业,具有“全年为之、全家为之、全力赴之”三大特点,一年之中除春节及蚕耕交叉忙季稍息外,终年不辍,合家老小,分工合作,常由妇女挡小籰车,而男劳力挡大籰车,女童六七岁即伺立于车旁当助手,10岁开外就能独立挡车,偶尔也雇用季节帮工。县内丝经业为小生产方式,难以采用机器改进技术,丝经虽然在色泽、强力上优于厂丝,然而在全面质量上比较,仅及厂丝的D级,能达到C级已属上品,B级极属罕见。随着丝织工艺要求日见提高,土丝经的固有弱点日益明显。丝经业的经营作风也趋恶化,不惜“作伪增胶”,少数车户以次充好,为增重量,轻者喷水,重者涂以糖浆或淀粉浆,以致霉烂变质。有些经行出售名牌商标,不法之徒见有机可乘,鱼目混珠,牟取暴利,声誉被败坏,震泽丝经业出现衰败景象,部分丝经行关闭。据陈汝霖调查,民国25年(1936)全县干经产量为3100担,民国26年为2860担,民国27年为3000担,民国28年为3300担,民国29年为3100担,民国30年为2200担,民国31年为1800担,民国32年为1600担,民国33年为1400担,民国34年为1300担,民国35年为1300担。11年间平均每年不足2300担,为全盛时期年销量的零数。吴江沦陷期间,日伪中华蚕丝公司在吴江设办事处,对蚕桑丝绸经营进行统制。日商在震泽开设太湖洋行,压价强行收购丝经,震泽丝经业衰败现象更甚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震泽丝经业虽略有起色,但终究盛景难再。民国356月,震泽镇进行工商登记的丝经行有钮炳记等23家,为繁盛时期之一半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丝经行改名为纺经工场或干经纺制工场。1950年,震泽镇人民政府工商登记,全镇有纺经、干经纺制工场18家。是年,震泽隆昌震丝经行尚有资金1.7亿元,职工7人,月产干经24司马担(香港计量单位,1司马担等于60公斤)。19518月,全镇纺经、干经纺制工场13家,联营成立纺织工业联合采购处,统一价格、统一组织货源。是年,震泽丝经行业为浙江企业加工干经,年产量有4000担。年末,由于原料问题及浙江方面来料加工中断,大部分纺经工场停闭转业。19527月,为扶持震泽丝经业,中国蚕丝公司苏南分公司委托震泽供销社收购土丝,委托丝经行转发加工辑里干经。11月,震泽隆昌震丝经行并入苏州振昌绸厂。19531954年,丝源减少,从四川、湖北、广东、山西、新疆等地调入土丝及黄土丝加工丝经。1954年,全镇仅有的荣记、大丰两家纺经工场合并,定名为荣记纺经工场,从事苏经和干经的零星生产。1956年公私合营,荣记纺经工场转业。是年,震泽镇筹建纺经厂,于翌年1月投产,职工32人,有手摇扳经车5部,生产苏经及代供销社来料加工干经。1963年,该厂由镇办厂改为街道办厂,从事苏经加工业务。1966年,震泽供销社土产站受苏州对外贸易公司委托,再度在周围农村恢复干经加工业务,由于质量差、断头多,销路不畅,至196710月停顿。盛极一时的震泽丝经业不复存在。


 

>